最新世行国际油价_最新世行国际油价走势
1.饲料总能值相似而净能不同的原因,以玉米及玉米秸秆为例。玉米及玉米秸秆能量值分析表。
2.俄罗斯经济衰退,给我们带哪些教训?
3.以《粮食和世界》为题的论文(2000)字
4.世界粮食问题是什么?
5.谢国忠是谁
2015年,国际形势保持总体平稳、局部动荡态势,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深层结构调整加剧,大国围绕国际秩序和地区热点加强博弈,世界格局变化更加复杂。在国内经济迈向新常态和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外交大力开拓创新,成果显著,中国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复苏基础脆弱,结构改革举步维艰
2015年,相关权威机构均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世界经济呈下行趋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全年世界经济增长由3.3%下调至3.1%,世界银行(世行)则将世界经济全年增长率由3%调低至2.8%。
从经济增速来看,各国经济增长表现为二重分化。第一重是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的分化。二者复苏步伐不一致,世界经济不平衡加剧,发达国家复苏依然乏力。摩根士丹利国际金融公司预计美国经济增长2.4%,但2016年可能降低到1.9%。世行上调2015年欧元区经济增长至1.5%,高于此前预测的1.1%,但这一增速仍难以使欧元区对全球经济发挥引擎作用。日本经济停滞不前,201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0.08%。第二重是新兴经济体内部的分化。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主要新兴国家中,除印度与中国经济增长较快以外,普遍面临较为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世行预计今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将增长4.4%,较此前相比降低0.4个百分点。
2015年上半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GDP分别同比增长2.6%、2.75%、1.01%、1.41%;中国、印度、南非、巴西、俄罗斯第一季度分别为7.0%、7.5%、1.62%、-1.6%、-2.2%。其中,俄罗斯第二季度经济增速为-4.7%。
目前,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均存在结构性问题,致使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不稳。发达国家中,美国经济复苏势头虽相对较好,但实际失业人数压力依然较大,企业投资疲软,致使美联储多次延期加息。
日本推行激进的货币政策,尽管日元贬值幅度较大,但对出口的带动作用并不明显。反之,日本进口企业由于日元的贬值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开始显现。另外,日本长期身背巨债,一直以来缺乏削减债务的“良策”,不断累积的巨额债务为日本经济和主权债务信誉带来更多的风险。
近年来,英国实体经济空心化严重。英国制造业占GDP比重已由20世纪90年代的20%左右跌至目前的10%以下,本轮经济复苏过度依赖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上涨;法国尽管上半年经济增速有所反弹,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增速水平较低,经济依然低迷,复苏基础薄弱,社会包袱较重,结构性改革不足等问题突出;出口行业一直是德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但受欧元区各国经济疲弱和新兴市场经济增速下滑影响,今年德国出口受到冲击。此外,作为欧元区核心国家,德国还面临着希腊债务冲击带来的金融风险。
新兴经济体中,受国际能源价格持续走低、需求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巴西和俄罗斯等能源出口国经济陷入低迷。其中,巴西经济持续负增长,面临较大的滞胀风险,资本流出压力不断增大,严重影响其消费和投资规模;俄罗斯经济增长高度依赖能源出口,同时,面对西方制裁,俄罗斯经济短期内难以摆脱负增长的局面。
印度和南非等国国内均存在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其中,作为“金砖国家”中债务率最高的国家——印度,外部资金“回流”将进一步加剧印度偿债能力不强等问题;而南非长期存在电力短缺问题,电价上涨或将进一步推高南非的通胀率。同时,南非基础设施的落后和制造业的萎缩将长期制约其经济发展。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权威机构分析,当前,全球经济除下行压力加大外,还有以下问题:
其一,宏观政策协调面临考验。由于全球经济恢复不均衡,各国在财政和货币政策上呈现出明显差异,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陷入僵局。在财政政策方面,由于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人口老龄化以及收入不均衡问题持续困扰经济复苏,如何确保经济增长、促进就业与保持财政平衡,对各国财政政策而言,任务十分艰巨。具备财政政策空间的国家有能力继续取措施刺激增长,而对于财政负担已经非常严重的大多数发达经济体来说并非易事。经过几年来的不断支出,大多数国家的财政资金捉襟见肘,陷入僵局。IMF预计,2015年美国、欧元区、日本债务率仍将分别高达105.1%、96.1%和245.5%。而新兴经济体,由于面临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不少国家试图通过预算外项目和担保等形式提供准财政刺激,但有关措施缺乏监督和透明度,潜藏较大的预算风险。
其二,在货币政策方面,美元汇率持续升值,对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复苏产生重大影响,并使全球央行货币政策失衡的矛盾有增无减。2014年,美元兑换“一篮子”主要货币(欧元、日元、英镑、加元、瑞典克朗及瑞郎)上涨13%,为19年来最强劲年份。进入2015年,美国经济稳定复苏与美联储加息预期助推美元汇率继续上升,美元指数再创新高。相比美元,欧元和日元兑美元汇率屡创新低,多种新兴市场货币汇率也持续下滑。美元升值导致国际资本回流,给全球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复苏增加了不确定性。资金从新兴市场不断回流到美国,使美国股市创下历史新高。美元升值致使新兴市场资本外流压力加大,加重新兴市场以美元计价的外债负担,对巴西、印度和土耳其等面临财政和经常账户双赤字国家的冲击尤为严重。美元持续升值一旦伤及美国经济增长,不仅全球通缩压力难以解除,而且不排除部分新兴市场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
其三,石油价格持续偏软,大宗商品价格动荡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自2014年6月起,国际石油价格加速下跌,从最高每桶115美元跌至56美元左右,跌速之快、跌幅之大超出市场预期。导致油价大跌的主要因素是,非传统的石油供给稳步增加(得益于页岩气革命等新科技,美国由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正在变成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欧佩克调整石油战略(拒绝减产)以及地缘政治危机(中东乱局、乌克兰危机等)。2015年,油价延续下跌态势,一度曾跌破50美元/桶。油价下跌影响广泛,有利于石油进口国降低进口成本、刺激消费增长,从而带动经济复苏。然而,油价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疲软,使俄罗斯、委内瑞拉、巴西等严重依赖石油出口的新兴经济体遭受经济上的沉重打击。油价走低还加剧了金融风险,影响投向能源行业的信贷安全以及石油出口国的货币汇率。
饲料总能值相似而净能不同的原因,以玉米及玉米秸秆为例。玉米及玉米秸秆能量值分析表。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更富有。
一、两国在经济上:
1、阿联酋以石油生产和石油化工工业为主。在发展石化工业的同时,把发展多样化经济、扩大贸易和增加非石油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作为首要任务,努力发展水泥、炼铝、塑料制品、建筑材料、服装、食品加工等工业,重视发展农、牧、渔业;充分利用各种财源,重点发展文教、卫生事业。
2、沙特石油工业是其经济主要支柱。近年来,沙特受益于国际油价攀升,石油出口收入丰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为摆脱对石油产业高度依赖,推进多元化发展战略,于2016年提出“2030愿景”和“2020国家转型规划”。2005年12月,沙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二、两国在上:
1、阿联酋的人口有930万,国家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和培养本国的科技人才,实行免费教育制度,国家致力于扫盲工作,已建成147个扫盲中心。阿联酋实行免费医疗制度,截至2014年,阿联酋共有30家公立医院,115个保健中心,4473个床位,2350名医生。
2、沙特阿拉伯的人口有3255多万,在待遇上,沙特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实行免费教育。包括初等教育、职业培训、各类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实行强制义务教育。中、小学学制各为六年。沙特基础医疗系统完善,对本国公民实行免费医疗制度。外籍人士只能到私立医院就医,医疗费用昂贵。
三、两国主要经济数据(2017):
1、阿联酋主要经济数据(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4076亿美元,人均GDP 6.8万美元,GDP增长率 1.6%,通胀率 3.5%,预算赤字占GDP比重 4.5%。
2、沙特主要经济数据(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838亿美元,人均GDP2.1万美元,GDP增长率:0.5%,通货膨胀率:-0.2%。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俄罗斯经济衰退,给我们带哪些教训?
每到秋冬之交,玉米秸秆焚烧污染空气往往成为众矢之的。但话应两面说,焚烧造成污染固然不好,但不烧又有什么用处?过去,秸秆的用途主要是牲畜饲料、生活燃料或积沤肥料。如今农村壮劳力大多在外打工,由此不仅挣到钱,也学会算工时账:耕田耙地运粮草,小型拖拉机强过起早搭黑养牲口;种地上化肥比积沤农家肥省事多了;烧火用煤,省下搂柴的工夫去打工更合算。于是就有了一年一度乌烟瘴气的秋末冬初。今年为保障奥运,北京周边9省市下了禁烧令,情况似乎好一些。当然也有例外,如山东东平县建成两个以秸秆为原料的工厂:发电厂和乙醇厂。秸秆能卖钱,当然不会就地冒了烟;秸秆转化为电能和燃料乙醇,可以缓解能源和粮食吃紧的态势,堪称一举两得。 随着国际油价和粮价的高企,各国对谁该为此负责争论不休。美国指责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需求提高了油价和粮价,然而世行的报告却指出,欧盟和美国的生物燃料生产从3个方面扭曲了粮食市场:美国1/3以上的玉米用来生产燃料乙醇,欧盟大约一半的植物油用来生产生物柴油;农民被鼓励留出土地生产生物燃料作物;刺激了对粮食的金融投机,致使粮价越涨越高。俄罗斯也说:美国每年进口的油量相当于中国进口油量的3倍多。美国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不到5%,却消耗占世界25%的石油。但美国太强势了,对这样的分析竟不作回应。当然,美国也不是非要一条道走到黑。早在去年年底,美国众议院就通过了30多年来的首个能源法案,要求汽车行业在2020年之前,把汽车燃油效率提高40%。如果说这是从节流考虑,那么生物燃料的生产就是在开源。但美国的石油用量实在太大了,结果对整个世界牵一发而动全身。如美国2006年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的4200万吨玉米,相当于1.35亿人的口粮,2007年上升至8500万吨,今年当然更多。美国为此每年补贴农民50至70亿美元。生产一油箱油大约相当于一个人一年的口粮,全世界几亿人因此在挨饿。这就是美欧等地生物燃料不断扩展的后果。即使如此,生物燃料也只占美国能源需求的8%。 美国人高耗能的生活方式也许应该检讨,但欠发达国家的人似乎也应暂时放下“仇富”情结想一想,咱耗能较少是因为觉悟高,还是消费不起?平心而论恐怕多半是后者。否则,回到短缺经济时期耗能最少。大大小小的明星、老板、贪官等有条件择高枝的先富者,更是争先恐后移民或滞留国外不归。既然美国人不可能将仍在提高的消费降到和咱一样的水平线上,而咱又一直希望赶上发达国家也过上好日子,能源的需求就会不断增长。一味争论该谁负责,也不如好好想想如何不留后遗症地开发绿色能源,以替代渐趋紧缺的传统能源。如今越来越热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虽然还在初级阶段,但起码是个好兆头。在人类尚未解决吃饭问题之时,用玉米等食品制造燃料乙醇的确太奢侈。但像东平那样用玉米秸秆等非食品原料制造乙醇,就值得包括美欧在内的玉米主产地学习。大约7吨玉米秸秆相当于4吨玉米原料,可产1吨乙醇,而且每吨成本比用粮食生产乙醇低1000元。项目年产6万吨乙醇时,可带动农民增收8000万元,户均增收230元以上。山西是玉米主产区之一,借鉴东平经验利用秸秆生产乙醇,不仅可避免秸秆就地焚烧的烟尘污染,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缓解能源紧缺、促进农民增收的好项目。 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乙醇,既有实用意义,亦有示范效应。正因为有限,所以人类更应该发挥聪明才智善用,而不仅是凭强权争夺,挥霍。 用机械工程、生物和化学等技术手段,完成从玉米秸秆的收获、饲料加工、贮藏、运输、饲喂等过程的技术。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秸秆饲料加工新技术也层出不穷。玉米秸秆除了作为饲料直接饲喂外,现在有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多种加工技术在实际中得以推广应用,实现了集中规模化加工,开拓了饲料利用的新途径。
青贮加工技术
属于生物处理技术,是山东省玉米秸秆饲料利用的主要方式。该项技术是将腊熟期玉米通过青贮收获机械一次性完成秸秆切碎、收集或人工收获后,将青玉米秸秆铡碎至1厘 玉米秸秆逐渐成宝 米~2厘米长,使其含水量为67%~75%,装贮于窖、缸、塔、池及塑料袋中压实密封储藏,人为造就一个厌氧的环境,自然利用乳酸菌厌氧发酵,产生乳酸,使大部分微生物停止繁殖,而乳酸菌由于乳酸的不断积累,最后被自身产生的乳酸所控制而停止生长,以保持青秸秆的营
养,并使得青贮饲料带有轻微的果香味,牲畜比较爱吃。
微贮加工技术
这也是生物处理方法,把玉米秸秆切短,长度以养牛5厘米~8厘米、养羊3厘米~5厘米为宜,而养猪需粉碎,这样易于压实和提高微贮窖的利用率及保证贮料的制作质量。容器可选用类似青贮或氨化的水泥窖或土窖,底部和周围铺一层塑料薄膜,小批量制作可用缸或塑料袋、大桶等。秸秆含水量控制在60%~70%,在秸秆中加入微生物活性菌种,使玉米秸秆发酵后变成带有酸、香、酒味家畜喜食的饲料。微贮就是利用微生物将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并转化为菌体蛋白的方法,也是今后粗纤维利用的趋势。
黄贮加工技术
这是利用微生物处理玉米干秸秆的方法。将玉米秸铡碎至2厘米~4厘米,装入缸中,加适量温水焖2天即可。干秸秆牲畜不爱吃,利用率不高,经黄贮后,酸、甜、酥、软,牲畜爱吃,利用率可提高到80%~95%。
氨化加工技术
氨化是最为实用的化学处理方法,先将秸秆切成2厘米~3厘米长,秸秆含水量调整在30%左右,按100千克秸秆用5千克~6千克尿素或10千克~15千克碳酸氢铵,兑25千克~30千克水溶化搅拌均匀,配制尿素或碳酸铵水溶液,或按每100千克粗饲料加上15%的氨水12千克~15千克。分层压实,逐层喷洒氨化剂,最后封严,在25℃~30℃下经7天氨化即可开封,使氨气挥发净后饲喂。氨化秸秆饲料常用堆垛法和氨化炉法制取。氨化处理的玉米秸秆可提高粗纤维消化率,增加粗蛋白,且含有大量的胺盐,胺盐是牛羊反刍动物胃微生物的良好营养源。氨本身又是一种碱化剂,可以提高粗纤维的利用率,增加氮素。玉米秸秆氨化后喂牛羊等不仅可以降低精饲料的消耗,还可使牛羊的增重速度加快。
碱化加工技术
这也是一种化学处理方法,用碱性化合物对玉米秸秆进行碱化处理,可以打开其细胞分子中对碱不稳定的酯键,并使纤维膨胀,这样就便于牲畜胃液渗入,提高了家畜对饲料的消化率和食量。碱化处理主要包括氢氧化钠处理、液氮处理、尿素处理和石灰处理等。以来源广、价格低的石灰处理为例,100升水加1千克生石灰,不断搅拌待其澄清后,取上清液,按溶液与饲料1∶3的比例在缸中搅拌均匀后稍压实。夏天温度高,一般只需30小时即可喂饲,冬天一般需80小时。当前发展的是复合化学处理,综合了碱化和氨化两者的优点。
酸贮加工技术
酸贮,也是化学处理方法,在贮料上喷洒某种酸性物质,或用适量磷酸拌入青饲料储藏后,再补充少许芒硝,可使饲料增加含硫化合物,有助于增加乳酸菌的生命力,提高饲料营养,并抵抗杂菌侵害。该方式简单易行,能有效抵御“二次发酵”,取料较为容易。此法较适宜黄贮,可使干秸秆适当软化,增加口感和提高消化率。
压块加工技术
利用饲料压块机将秸秆压制成高密度饼块,压缩可达1∶15~1∶5,能大大减少运输与储藏空间。若与烘干设备配合使用,可压制新鲜玉米秸秆,保证其营养成分不变,并能防止霉变。目前也有加转化剂后再压缩,利用压缩时产生的温度和压力,使秸秆氨化、碱化、熟化,提高其粗蛋白含量和消化率,经加工处理后的玉米秸秆成为截面30毫米×30毫米、长度20毫米~100毫米的块状饲料,密度达每立方厘米0.6千克~0.8千克,便于运输储存,适用于公司加农户模式,生产成本低。
草粉加工技术
玉米秸秆粉碎成草粉,经发酵后饲喂牛羊,作为饲料代替青干草,调剂淡旺季余缺,且喂饲效果较好。凡不发霉、含水率不超过15%的玉米秸秆均可为粉碎原料,制作时用锤式粉碎机将秸秆粉碎,草粉不宜过细,一般长10毫米~20毫米,宽1毫米~3毫米,过细不易反刍。将粉碎好的玉米秸秆草粉和豆科草粉按3∶1的比例混合,整个发酵时间为1天~1.5天,发酵好的草粉每100升加入0.5千克~1千克骨粉,并配人25千克~30千克的玉米面、麦麸等,充分混合后,便制成草粉发酵混合饲料。
膨化加工技术
这是一种物理生化复合处理方法,其机理是利用螺杆挤压方式把玉米秸秆送入膨化机中,螺杆螺旋推动物料形成轴向流动,同时由于螺旋与物料、物料与机筒以及物料内部的机械磨擦,物料被强烈挤压、搅拌、剪切,使物料被细化、均化。随着压力的增大,温度相应升高,在高温、高压、高剪切作用力的条件下,物料的物理特性发生变化,由粉状变成糊状。当糊状物料从模孔喷出的瞬间,在强大压力差作用下,物料被膨化、失水、降温,产生出结构疏松、多孔、酥脆的膨化物,其较好的适口性和风味受到牲畜喜爱。 从生化过程看,挤压膨化时最高温度可达130℃~160℃。不但可以杀灭病菌、微生物、虫卵,提高卫生指标,还可使各种有害因子失活,提高了饲料品质,排除了促成物料变质的各种有害因素,延长了保质期。 玉米秸秆热喷饲料加工技术是一种类似的复合处理方法,不同的是将秸秆装入热喷装置中,向内通入饱和水蒸气,经一定时间后使秸秆受到高温高压处理,然后对其突然降压,使处理后的秸秆喷出到大气中,从而改变其结构和某些化学成分,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经过膨化和热喷处理的秸秆可直接喂养家畜,也可进行压块处理。
颗粒饲料加工技术
将玉米秸秆晒干后粉碎,随后加入添加剂拌匀,在颗粒饲料机中由磨板与压轮挤压加工成颗粒饲料。由于在加工过程中摩擦加温,秸秆内部熟化程度深透,加工的饲料颗粒表面光洁,硬度适中,大小一致,其粒体直径可以根据需要在3毫米~12毫米间调整。还可以应用颗粒饲料成套设备,自动完成秸秆粉碎、提升、搅拌和进料功能,随时添加各种添加剂,全封闭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中小规模的玉米秸秆颗粒饲料加工企业宜用这种技术。另外还有适合大规模饲料生产企业的秸秆精饲料成套加工生产技术,其自动化控制水平更高。 利用玉米秸秆等生 物质研制热解油和混合有机钙盐脱硫脱硝剂”技术鉴定会。鉴定委员会的专家们认为,此项技术为国内首创,具有领先水平。 “秸秆焚烧”和燃煤烟气造成的污染,困扰全国大气环境的污染问题。为了寻求根本的解决途径,环境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合作,完成了“利用玉米秸秆等生物质研制热解油和混合有机钙盐脱硫脱硝 剂”技术研究课题。目前的大气环境污染,除秸秆焚烧造成的烟雾污染外,主要是煤烟型污染。煤炭燃 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是形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根源。烟气脱硫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脱硫方式。可是尚无一种是适合我国国情的、 能够商业化应用的脱硫技术。另外,若想取得同时脱除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效果,必须在低钙条件下,可有机钙的高生产成本却无法为市场接受。因而利用含有有机质的各 种废弃物,如农作物秸秆、枝叶、锯末、污泥、造纸黑液等高浓度有机废液,甚至城乡垃圾,通过热裂解工艺制备热解油,再合成能够处理煤炭燃烧过程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 的有机钙产品的工艺便应运而生。它具有“以废治污”、“以污治污”、价格低廉、原料易得的优点,是工农业结合治污的新思路,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技术将玉米秸秆处理以后得到了中热值煤气、热解油和生物炭,没有任何废物。 其中煤气的热值与城市煤气相当;热解油可制脱硫脱硝剂,实现废物化;生物炭可 用作绿色肥料、脱水剂、缓释剂。它具有在广大农村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可大量消耗玉 米秸秆,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而且无论就其总投资还是户投资,即使不予 补贴,也均具有农村建得起,农民用得起,容易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市场竞争优势。这个 课题以其研制的比现有玉米秸秆选用技术更大规模处理农作物秸秆的技术和工艺路线, 开发热解油和副产品的多种用途,研制成套化系列设备,有望形成环保产业和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粮食和世界》为题的论文(2000)字
油价速滑_俄罗斯恐再陷经济衰退噩梦
卢克石油公司指出,俄罗斯仅11月份石油出口与去年同比就减少了17.6%,比10月份减少了15%,主要是高额的出口关税令石油公司亏损的缘故。11月份该公司每出口一桶石油就亏损40美元。但因签署的是长期供应合同又不得不忍着巨亏出口。
据了解,今年8月1日起执行的俄罗斯原油出口关税高达每吨495.9美元;但从10月1日起降为每吨372.2美元;11月1日起俄罗斯原油出口关税降至每吨287美元。
油价一路狂跌让俄罗斯石油公司无不惊恐万分。据他们测算,当乌拉尔牌石油的价格在每桶52美元、关税为192美元的情况下,其出口石油的损失大约为每桶20美元。为了让石油公司出口损失为零,关税应在160~170美元之间浮动。
石油公司的困境得到了副总理谢钦的同情和帮助。正是在他的努力下,俄同意将石油出口关税从12月1日起降为每吨192.1美元。实际上,仅11月份降低石油出口关税的决定就已为石油公司节省下510亿卢布。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5日还签署了有关《修改俄罗斯联邦海关税率法第三条》的法律,将俄罗斯原油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监测期由以前的两个月一次调整为每月一次,俄罗斯石油出口关税也将每月进行修订。
油价取决于?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以及专家们都呼吁,如果不尽快取有效措施阻止油价继续下跌,各石油公司将彻底丧失信心,局势也将变得彻底失控。
欧佩克目前已经探明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67%,每昼夜产油量为2730万桶。专家们相信,目前稳定油价的唯一办法就是削减产量。为阻止油价继续下滑,欧佩克17日将在阿尔及尔召开决定性会议。但《俄罗斯报》认为,欧佩克每昼夜减产100万~150万桶的对阻止油价下跌已经无关痛痒。
“欧佩克可能不得不紧急减产原油300万~400万桶。”俄资本分析中心分析师克留科夫认为,油价近期“触底”后将开始反弹,2009年底应能恢复到70~90美元的正常水平。
石油公司们也都确信,2009年油价能够恢复正常水平。目前已有不少大型外国石油公司开始储备石油,等待高价出售。有海外媒体称,英国BP石油公司为证明此言不虚,还制定了新的贸易发展战略——如果油价回升至每桶60美元,BP能够赚得2600万美元。遗憾的是,俄罗斯由于油库欠缺,不具备这一“囤积居奇”的条件。
俄英合资秋明英国石油公司(TNK-BP)副总裁科利克8日也泼冷水说,即使欧佩克近期内作出大大减少开量的决定,也不会对石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因为目前石油市场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是情绪化的结果,而不是经济造成的合理结果。
俄罗斯社会机构“业务俄罗斯”季托夫也认为,不论取什么措施,油价大幅反弹的可能性都不大。他8日在接受莫斯科回声电台访时说,高油价时代已经终结,当局应当开始重新审视俄罗斯经济。根据他们的预测,油价未来将在每桶30~35美元之间徘徊。
哈金也指出,由于2009年美国需求继续降低,世界石油价格将跌至20~25美元,重回2002年11月的价格水平,而俄罗斯的油价比这个还要低。哈金强调,国际油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新总统上任后的第一步怎么迈,取决于他是否继续坚持自己的救市政策向美国经济注资。
卢布受拖累
俄罗斯《报纸报》认为,如果当前油价下跌趋势不能缓解,卢布贬值的速度将比预想的还要快。《生意人报》也表示,对卢布而言,12月份将是决定性的一个月。
一些专家指责俄罗斯央行在稳定卢布汇率问题上铸成大错——由于9~10月俄罗斯央行拒绝降低卢布汇率的决定性举措,现在只好不顾油价急剧下滑的事实,将错就错地消耗国家储备来维持卢布汇率稳定,以阻止卢布快速贬值。
据专家评估,俄罗斯央行每日约注入10亿美元用以维持卢布汇率的稳定,其中仅上周便花费了100亿美元。10月份更是花费了385亿美元支持卢布汇率。其结果导致俄罗斯黄金外汇储备大幅缩水。据俄罗斯RBC市场调查网报道,截至上个月初,俄罗斯为稳定国内经济局势就已经花费掉国家储备2220亿美元。“三对话”分析家司徒切涅夫斯基担心俄罗斯这样会“坐吃山空”。
不过,也有专家力挺央行的做法,认为央行这么做,可能是在等待油价2009年初开始回升。库德林也对俄罗斯央行稳定卢布汇率的行动表示支持。他说,俄罗斯央行是独立的,不取决于。央行取的是柔和的政策——从11月11日起将卢布兑货币篮子的汇率涨跌波动范围各扩大了30戈比——这使国家的储备不至于快速消耗。
库德林强调,卢布汇率事实上紧跟国际油价:当油价下跌时卢布汇率也同样下跌。目前俄罗斯的黄金外汇储备已经开始减少,国家为稳定卢布汇率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专家们大都认为,明年卢布将继续贬值17%~20%左右,达到1美元兑换31卢布。这与美林银行上周的预测基本吻合。而如果石油跌至每桶30美元,则1美元将兑换42卢布。
《俄罗斯商业日报》指出,资本撤离下个月将更加迅速,这导致卢布贬值更加激烈,对其信任度也将大大降低。据俄罗斯央行统计,俄罗斯银行8月存款中的13% 以美元形式储存,10月份则达到20%,而俄罗斯人10月份对外汇的整体需求更是达到空前的169亿美元。
不过,世界银行对俄罗斯经济似乎很有信心。世行确信,卢布不会急剧贬值,俄罗斯总理普京在回答民众提问时也再次强调,俄罗斯有庞大的黄金储备,为经济提供了摆脱复杂局势和避免激烈震荡的可能性。
世界粮食问题是什么?
写作思路:可以从粮食储备问题、应对难题这几个角度出发进行阐述,中心要明确,语言要通顺等等。
正文:
“民以食为天”,粮价飙升涉及到千千万万人的利益。
从公众利益讲,粮价上涨将增加人们的生活成本,从而直接影响普通民众的生活;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在美国次贷危机和油价高企的大背景下,粮价飙升还会增加许多国家的通货膨胀压力,使得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面临更多不确定因素。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发展委员会13日在其春季会议结束前发表公报说,粮价大幅攀升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受到冲击。世行行长佐利克警告说,粮价飙升有可能导致全球贫穷国家中1亿人口陷入更贫困的状态,也可能使一些国家在过去几年通过艰苦努力所取得的减贫成果出现转折。
更严峻的是,在粮价上涨的同时,世界粮食储备正在减少,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据粮农组织估计,目前全球粮食储备已降至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粮农组织总干事迪乌夫本月9日在印度访问时说,一些非洲国家和海地因食品短缺和价格上涨出现骚乱,“我们已真的面临一个紧急状态”。
分析人士指出,国际粮价上扬已经影响到一些国家的粮食安全,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避免引发广泛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目前,许多国家和一些国际机构都提出了应对粮价上涨的,这些可以分为短期措施和长期战略两大类。从短期看,世行等国际机构都提出,应取紧急措施,加大对低收入国家的援助力度,以减轻粮食短缺对贫困人口的威胁。
世行呼吁国际社会向联合国世界粮食署增加5亿美元援助,以满足低收入国家人群的紧急需要。此外,世行还在2009财政年度将其对非洲的农业援助从4亿美元增加到8亿美元。粮农组织指出,在一些低收入国家,50%到60%的居民收入被用于支付食品开支,粮价飙升对这些国家的危害尤其严重。粮农组织呼吁发达国家加大援助力度,帮助这些国家应对目前的局面。
此外,一些国家还提出暂缓生物燃料产业发展和减少粮食浪费等措施,以确保食品粮供应。
根据世界银行本月9日发表的研究报告,在过去3年里,全球小麦价格上涨幅度高达181%,食品价格总体上涨83%。报告预计,2008年和2009年,粮价将继续居高不下。报告还预测,在2015年以前,大部分粮食价格都将保持在2004年的水平之上。
关于粮价上涨的原因,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拉美地区负责人若泽·格拉奇亚诺本月10日在巴西利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它们包括气候变化导致产量下降、世界粮食市场供需出现变化以及农产品期货市场投机活动增加等。
一些分析人士还指出,国际市场油价高企和生物燃料产业兴起也是造成粮价上涨的重要因素。油价上涨不仅推高了化肥和农药等农资产品价格,而且导致运输等农业综合成本上升。正在兴起的生物燃料产业对粮食和土地的消耗正在加大。
有学者甚至认为,“世界已经进入高粮价时代”。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之间和同一事物各要素之间存在普遍联系。国际粮价持续在高位运行,导致国际粮食储备降低,导致贫困国家贫困人口吃饭问题日益严重,这正式普遍联系的体现。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弄清楚事物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地位,把事物的发展作为过程加以参考,把握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抓住关键部分,是整体功能得到最挥,把握好事物的因果关系。许多国家针对粮价走高问题取应急措施,正使用了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具有客观性。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又积极的促进作用。这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许多国家针对粮价走高问题取应急措施,正体现了这一点。
矛盾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体现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体现在各种矛盾的侧面都存在不一样的矛盾,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要在矛盾的特殊性的指导下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分析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要把握好矛盾的主要发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可以相互转化。要用矛盾分析法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
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完善我国的宏观调控。利用市场实现的优化配置,扩大我国粮食市场,配合使用国家宏观调控,运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实现经济的平稳发展,发挥税收经济调节的杠杆作用,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保证贫困人口的吃饭问题。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坚持对外开放战略,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坚持在更大的范围、更高的层次上开展国际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国内生产力,弥补国内市场不足。
改善生活方式,树立全体公民节约意识,倡导“绿色消费”。
谢国忠是谁
编辑词条世界粮食问题
名称: 世界粮食问题
主题词或关键词: 环境科学 粮食 饥荒
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粮食生产发展很快。1950年至年,世界粮食总产量从6.3亿吨增至18亿吨,增长了180%还多。此期间,世界人口从25.1亿增至47.7亿,增长约90%。由于粮食增长速度快于人口增长,所以世界人均粮食呈增长趋势。然而,世界粮食生产地区不均。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1/4,生产粮食占世界1/2。发展中国家人口世界占3/4,生产粮食占世界1/2,因此人均产粮少、消费少。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许多国家缺粮问题日益严重。10年发展中国家饥饿和营养不良人口约为5亿。另一方面,少数发达国家又苦于粮食“过剩”卖不出去。例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每年需花费大量金钱保管粮食,甚至想法减少粮食生产。据联合国粮食农组织1992年6月2日的新闻公报透露:贫穷困扰着大约10亿人,而约占世界人口的10%的5亿多人营养不足,其中约5000万人面临饥饿。
2008年出现的粮食问题概况
新兴经济体需求、能源价格上涨、气候变化、粮食出口限制改变粮食供需关系,增加粮价不确定性
世界粮食价格是长期问题
粮食领域的新供求关系
2008年世界粮价波动将会加大
粮食价格将可能继续攀升,至少会维持在高位。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今年1月份预测,今年全球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将会低于需求量约3000万~4000万 吨,约占全年总产量的1.5%~2%左右。另一方面,全球粮食库存在最近30年间不断下降,2007年已经降到了30年来的最低点。供需结构和库存水平共 同决定了2008年粮食价格走势。
在短期,也有很多因素促使2008年粮价甚至2009年粮价上涨。石油价格已经突破100美元,如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上升,就会使得粮食价格出现上涨。另外,异常气候的因素可能使粮食短缺问题雪上加霜,可能会使今年的粮食价格产生巨大震荡。
最后,从长期来看,目前的粮食价格上涨的趋势将会持续。根据IFPRI建立的模型,在10年之内谷物价格将至少上涨10%,可能达到20%。
生物能源挤占粮食种植
气候变化影响粮食供给
担忧粮食贸易壁垒
要保持一定的粮食库存
粮价上涨将影响穷国粮食安全
四大措施缓解粮食问题
首先,需要加强对农业的投资,特别是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的投入,这种投入要选择那些见效尽量比较快的项目。在加大对农业和农业市场的投资力度的同时,要特别加大对耕地的投资。
其次,需要开放粮食市场,促进粮食贸易而不是对其加以限制,这样对粮食出口国和进口国都有好处。
第三,本国要利用社会保障体系和其他项目,对本国的贫困人口和家庭进行补贴,或取其他手段满足其基本生存需求,以保护对粮食价格上涨最脆弱的贫困人群。
第四,要将农业与粮食问题置于气候变化政策讨论的议题内,通盘考虑生物能源生产与粮食价格的关系。
中国粮价越来越与世界同步
2008年中国保障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
2008年,中国粮食工作将把维护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切实保障粮油市场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
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3日在此间召开的全国粮食局长会议上说,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今年粮食工作要着力加强和改善粮食 宏观调控,保障粮油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同时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继续完善和健全体制机制。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认真落实国家 粮食购销政策,更好地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聂振邦说,要把维护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作为今年粮食工作的首要任务。
据介绍,2007年,在国际市场粮价大幅上涨的背景下,通过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中国粮食市场保持基本稳定。与此同时,中国粮食供求形势和价格走 势更加复杂,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任务仍然艰巨。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粮食质量卫生监管需要进一步加强。
世界粮食安全面临紧急状态
过去3年里,全球小麦价格上涨幅度达181%;而目前全球粮食储备已降至1980年以来最低水平
进入2008年以后,国际粮价持续在高位运行,其中大米和小麦价格均居高不下。一些国际组织对粮价高企可能引发的后果提出了警告。目前,不少国家及相关机构已对国际粮价上扬表示严重关切,并在研究措施积极应对。
粮价上扬成因复杂
根据世界银行本月9日发表的研究报告,在过去3年里,全球小麦价格上涨幅度高达181%,食品价格总体上涨83%。报告预计,2008年和2009年,粮价将继续居高不下。报告还预测,在2015年以前,大部分粮食价格都将保持在2004年的水平之上。
关于粮价上涨的原因,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拉美地区负责人若泽?格拉奇亚诺本月10日在巴西利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它们包括气候变化导致产量下降、世界粮食市场供需出现变化以及农产品期货市场投机活动增加等。
一些分析人士还指出,国际市场油价高企和生物燃料产业兴起也是造成粮价上涨的重要因素。油价上涨不仅推高了化肥和农药等农资产品价格,而且导致运输等农业综合成本上升。正在兴起的生物燃料产业对粮食和土地的消耗正在加大。
有学者甚至认为,“世界已经进入高粮价时代”。
世界粮食储备正在减少
“民以食为天”,粮价飙升涉及到千千万万人的利益。
从公众利益讲,粮价上涨将增加人们的生活成本,从而直接影响普通民众的生活;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在美国次贷危机和油价高企的大背景下,粮价飙升还会增加许多国家的通货膨胀压力,使得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面临更多不确定因素。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发展委员会13日在其春季会议结束前发表公报说,粮价大幅攀升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受到冲击。世行行长佐利克警告说,粮价飙升有可能导致全球贫穷国家中1亿人口陷入更贫困的状态,也可能使一些国家在过去几年通过艰苦努力所取得的减贫成果出现转折。
更严峻的是,在粮价上涨的同时,世界粮食储备正在减少,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据粮农组织估计,目前全球粮食储备已降至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粮农组织总干事迪乌夫本月9日在印度访问时说,一些非洲国家和海地因食品短缺和价格上涨出现骚乱,“我们已真的面临一个紧急状态”。
积极应对克服难题
分析人士指出,国际粮价上扬已经影响到一些国家的粮食安全,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避免引发广泛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目前,许多国家和一些国际机构都提出了应对粮价上涨的,这些可以分为短期措施和长期战略两大类。从短期看,世行等国际机构都提出,应取紧急措施,加大对低收入国家的援助力度,以减轻粮食短缺对贫困人口的威胁。
世行呼吁国际社会向联合国世界粮食署增加5亿美元援助,以满足低收入国家人群的紧急需要。此外,世行还在2009财政年度将其对非洲的农业援助从4亿美元增加到8亿美元。粮农组织指出,在一些低收入国家,50%到60%的居民收入被用于支付食品开支,粮价飙升对这些国家的危害尤其严重。粮农组织呼吁发达国家加大援助力度,帮助这些国家应对目前的局面。
此外,一些国家还提出暂缓生物燃料产业发展和减少粮食浪费等措施,以确保食品粮供应。
哲学
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之间和同一事物各要素之间存在普遍联系。国际粮价持续在高位运行,导致国际粮食储备降低,导致贫困国家贫困人口吃饭问题日益严重,这正式普遍联系的体现。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弄清楚事物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地位,把事物的发展作为过程加以参考,把握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抓住关键部分,是整体功能得到最挥,把握好事物的因果关系。许多国家针对粮价走高问题取应急措施,正使用了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具有客观性。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又积极的促进作用。这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管符合客观。许多国家针对粮价走高问题取应急措施,正体现了这一点。
3. 矛盾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体现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体现在各种矛盾的侧面都存在不一样的矛盾,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要在矛盾的特殊性的指导下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分析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要把握好矛盾的主要发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可以相互转化。要用矛盾分析法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
经济
在世界粮食安全面临紧急状态,我国应该怎么做?
1. 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经济建设是一切建设事业的物质基础。坚持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将人民的权利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文明发展道路。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坚持走新兴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建立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三大产业的合力发展,实现文明生产。坚持走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消耗低的新兴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3. 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的地位,起着基础的作用,农业是人类衣食生存之源,农业中的粮食生产不仅关系着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同时关系着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结构的优化,走高产、高质的现代化农业道路。提高农村劳动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4. 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科学技术在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日益突出,科学技术在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在农业生产方面提高科技的贡献率,扩大粮食产量,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5. 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完善我国的宏观调控。利用市场实现的优化配置,扩大我国粮食市场,配合使用国家宏观调控,运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实现经济的平稳发展,发挥税收经济调节的杠杆作用,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6. 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保证贫困人口的吃饭问题。
7.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坚持对外开放战略,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坚持在更大的范围、更高的层次上开展国际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国内生产力,弥补国内市场不足。
8. 改善生活方式,树立全体公民节约意识,倡导“绿色消费”。
政治
一.在国际粮价持续走高的过程中,国际组织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国际组织是发展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交往合作的纽带;是协调国际经济、政治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的主要力量;是争取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它们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在世界粮食安全面临紧急状态,我国应该怎么做?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履行国家职能。实施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职能,我国国家要有效地加强对经济的管理,完善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所有国家发展有好合作关系。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这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支持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国际多级化发展。
3.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4.继续加强职能转变,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解决民生问题,履行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
出生年月:1960年 籍贯:上海市
国籍:中国 中国护照号码是:G15053871 户籍:中国上海。
职位:前摩根士丹利 董事总经理兼亚太区经济师
头衔:遏制A股海外势力代言人,不分时间段坚决唱空A股的居心叵测者。
毕业院校:麻省理工学院
他对形势和趋势的判断在多数情况下准确,这得益于他的思维方式——看问题的角度多从国情出发,并充分考虑历史、文化及传统因素在影响经济结果时所发挥的作用
在华尔街大牌投资银行里具有大陆背景的亚洲分析师中,谢国忠属佼佼者。这是许多业内同行认可的一个事实。在过去的三年里,谢作为摩根士丹利(亚洲)公司亚太区经济学家被基金经理客户评选为亚洲排名第一的分析师。
谢国忠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源自他在19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就预见到了陷阱。他清楚地看到“亚洲经济有巨大的结构性问题”。这使他在亚洲金融危机到来之前就作出了比较准确的判断。
19年初,当印尼的贸易顺差仍然很高,出口增加20%多,财政也平衡的时候,谢国忠就发表报告说印尼的经济会崩溃。当时很多人不相信。“我懂得印尼经济里最大的问题是腐败,”谢国忠说,印尼的财富是虚的,里面其实都被掏空了。等到外国人不愿意把钱放进去的时候,空架子就会倒下。
同年9月份,香港主权回归中国两月有余,谢国忠又写了一份香港房地产要下降50%的报告。当时大家觉得是无稽之谈。谢国忠解释说,他主要看的是供应量层面,他看到香港通过控制房地产的供应量来提高价格,人为地吹起一个资本泡沫。
同样是在19年的夏天,谢国忠看到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的通缩,并意识到中国经济将从短缺走向过剩。而当时中国经济的增长率维持在8%的高水平,很多人对中国经济持乐观态度。谢国忠的观察是,原来很多产品短缺导致中国人消费的欲望很强烈。到了19年左右,这些短缺的产品基本得到满足,消费欲望就开始下降。中国毕竟是一个财富积累较低的国家,不能保持高消费的水平。他因此提出通缩将成为中国经济下一阶段的主旋律。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但是这些先见性的观察后来经现实证明是正确的,谢国忠因此自1998年开始被基金经理们认可,并逐渐获得他们的信任。
现在,谢国忠是亚洲地区被媒体引用最频繁的分析师。在公司内部,他是摩根士丹利公司研究中国经济问题小组的领头人。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在多次关于中国经济的演讲中引用谢国忠计算出来的数据——在中国近8%的经济增长率中,出口占了74%的比重。
谢国忠认为,他对形势和趋势的判断之所以能在多数情况下准确,得益于他的思维方式——看问题的角度多从国情出发,并充分考虑历史、文化及传统因素在影响经济结果时所发挥的作用。这种思维方式是谢国忠到美国留学之后逐渐形成的。在国内,谢国忠念的是工程。到美国后,由于觉得工程学对他已经不再有挑战,遂改学经济学。正是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经济学博士时,他深受经济学系索罗教授的影响,认为经济学的复杂性在于一切都是联系起来的。单纯地套用理论模式并不能完全解释现实问题。看一个模式,要看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
毕业后谢国忠在世界银行工作过五年。这段经历的作用是帮助了他从宏观的、国家的角度来理解东南亚地区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世行工作期间,他有机会对一个国家的整个金融体系或一个行业从上到下看了个透。比如在印尼,他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研究这个国家的电力行业。
现在,谢国忠在亚洲区的同行中以追求立意新颖,见解独到而非人云亦云而著称。
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谢国忠研究所涉范围虽广,但对有些国家及领域的分析并不够严谨和充分。另外,因为投行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谢国忠有时说话容易过激,即追求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
谢国忠自小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从小到大,他在学校里的考试成绩总是第一。在同济如此,到了麻省理工依旧。仅得的一个B也是“因为故意跟老师作对”。
谢国忠是上海人,生于斯,长于斯,直到赴美留学。他承认在就业上从来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每一次工作的转换都很顺利。目前他在摩根士丹利(亚洲)稳坐着首席亚太区经济学家的位置。不过,谢国忠对自己的人生观则非常务实。他认为人要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这是最重要的。同时,人要有自约克制力,要有耐心。不能贪,不能急功近利。他表示中国十几年来最大的弱点是很多青年人急于求成,因而导致浮夸。
至少到目前为止,谢国忠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由于他的工作需要经常和基金经理们交流争论,他将其形容为是一种上战场的感觉。他说他喜欢和很多人辩论时的那种兴奋、新鲜的感觉。特别是当市场出来的情况和预测的结论一致时,他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
不过,和一般印象中上海人的性格特征不太吻合的是,谢国忠喜欢想大问题。他在投行经济分析师中被列入“大师”一级,是因为其知识和见解的广度与深度被认为在众人之上。谢国忠说他对历史情有独钟。最近他正在读的两本书分别是《大英帝国》和《罗马帝国的兴衰史》。-
简历
谢国忠
1960年出生于上海,1983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路桥系,1987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硕士,1990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同年加入世界银行,担任经济分析员。在世行的五年时间,谢国忠所参与的项目涉及拉美、南亚及东亚地区,并负责处理该银行于印尼的工商业发展项目,以及其他亚太地区国家的电讯及电力发展项目。1995年,加入新加坡的Macquarie Bank,担任企业财务部的联席董事。19年加入摩根士丹利,任亚太区经济学家。2007年,由于个人原因离开摩根士丹利.现准备组建自己的研究团队,设立一个仅向熟人开放的私募股权“投资俱乐部”,资金规模2亿至3亿美元,将投资于中国的非上市公司.
砖家谢国忠曾经发表过的文章:
A、谢国忠石油之“研究”:
1、《石油价格还将是长期熊市》,2003年3月5日,来源:世纪经济报道
2、《中国油价明年将大跌》,2004年6月1日,来源:信息时报
3、《石油泡沫将挤破地产泡沫》,2004年9月15日,来源:新财富杂志
4、《看跌石油,看多煤炭》,2005年1月24日,来源:证券日报
5、《石油价格高涨也是个泡沫》,2005年3月14日,来源:证券日报
6、《未来几年需求下降 油价下跌》,2005年12月16日,来源:上海证券报
7、《国际油价将崩盘》,2006年6月20日,来源:中国石油报
8、《一年内油价将跌破30美元》,2007年1月24日,来源:财经
9、《油价年内将会跌至20-25美元》,2007年8月20日,来源:中国企业家
B、谢国忠房地产之“研究”:
1、《中国经济面临调整 地产泡沫将破裂》,2004年9月27日,来源:证券日报
2、《有史以来最大的地产泡沫将在近期破裂》,2004年10月18日,来源:证券日报
3、《中国地产将重蹈汽车的覆辙》,2004年11月25日,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4、《2005中国经济泡沫更大或剧烈下跌》,2004年12月20日,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5、《上海地产泡沫难闯05年关将步曼谷后尘》2005年2月27日,来源:中国经营报
6、《中国地产市场是10年前东南亚的翻版》,2005年3月16日,来源:深圳特区报
7、《房地产减速开始 下一阶段将在六个月后》,2005年8月30日,来源:证券日报
C、谢国忠股市之“研究”:
1、《2005中国经济泡沫更大或剧烈下跌》,2004年12月20日,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2、《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泡沫》,2005年12月26日,来源:博客中国
3、《热钱离开亚洲 泡沫六个月破灭》,2006年1月21日,来源:财经时报
4、《过度流动性暗含风险 警惕股市泡沫》2007年1月9日 来源:财经
5、《未来两个月震荡整理》,2007年3月5日 来源:成都晚报
6、《切勿救市 A股大跌有因还震荡两月》,2007年3月21日,来源:凤凰网
7、《顶部已见》,2007年3月23日,来源:财经
8、《股市进入泡沫时代 应出台政策遏制》,2007年4月28日 来源:网易财经
9、《不干预股市泡沫也会破》,2007年5月15日 来源:经济日报
10、《建议征收资本利得税以降温股市》2007年5月19日 来源:南方周末
11、《中国股市崩溃已经发生》,2007年7月10日 来源:中国经济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